我未见好仁者原文(我未见好仁者)

来源:互联网转载 in 百科 2025-05-10 20:08:01

1、全文翻译如下:孔子说:“我从未见过喜爱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

2、喜爱仁德的人,那就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厌恶不仁德的人,他实行仁德,只是为了不使不仁德的事物加在自己身上。

3、有谁能在某一天把他的力量都用在仁德方面吗?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

4、或许有这样的人,只是我没有见过罢了。

5、”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6、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7、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8、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9、”赏析这一章是孔子教导人们为仁的方法。

10、他认为只要努力去做,就能达到仁。

11、真正为仁,“我未见力不足者”,强调了道德修养要依靠自觉的努力。

12、而且重要的是从当日起就去做,今天行仁了,今天就得到了仁,这种思想一直影响着明代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

13、仁不是人天生就有的德行,需要努力以赴才有可能达成。

14、好仁的人,凡事都能依于仁,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仁,没有人能比这样的人更勤于思考、勤于践行仁的了。

15、讨厌不仁之人虽然比不上好仁者的积极主动,但能做到远离不仁者,洁身自好,不使不仁者的习气沾染到自己身上,而不为恶,亦得为仁。

16、仁德之道关键在于践行,一个人倘若终日行仁德之事,是不会感到力量不足的。

17、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18、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19、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20、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21、”翻译: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好仁的人,憎恶不仁的人。

22、喜好仁的人,(就知道)没有什么能比仁道更好的了;憎恶不仁的人,他自己践行仁道,不让那些不仁之事施加在自己身上。

23、有能用一天时间把自己的力量都用在仁上的吗?我还没有见过力量不足的人。

24、大概有这样的人吧,只是我还没有见过啊。

25、”扩展资料《论语》后世影响:《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

26、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27、元代延祐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

28、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29、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

30、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

31、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

32、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33、”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

34、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

35、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

36、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37、”。

免责声明:本站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参考,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