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悖论的自我否定,黑洞或是平行宇宙的出入口

来源:互联网转载 in 百科 2025-05-09 16:47:01

我们都知道霍金最著名的理论就是黑洞理论,然而霍金却又改变了人们对黑洞的看法,因此被称为霍金悖论,不少科学家都不相信霍金悖论的存在,因为这完全跟量子力学的定律相矛盾。为了更加深入了解霍金悖论,从而引发了平行宇宙的概念,或者说真的存在多个宇宙共存?

霍金悖论的自我否定

1975年霍金创立了闻名世界的理论体系,让黑洞的概念家喻户晓,如今霍金却自我否定,创立了霍金悖论,认为黑洞是可以重新开放的,所吞噬的信息是可以以另一种形式释放出来,就像我们生活中的燃烧一样,只是信息的转化,而并不会消失。

霍金悖论认为黑洞这种由星体残骸演化成的漩涡会保留被吞噬物体的痕迹、而且终将释放出少量被撕碎的物质。一些人为了了解霍金悖论,引发了平行宇宙的概念,或者说有多个宇宙共存的说法,因为它与量子理论相抵触。量子理论在原子的水平上对宇宙加以描述,推断出信息时从来不会丢失的。

霍金悖论还有一个故事:一对情侣Bob和Alice接近一个黑洞,Alice不幸被黑洞吞噬;在Alice飘向黑洞的过程中,她的行动在Bob看来越来越慢直至停滞,她的笑容最终凝固于永恒而在Alice看来,她被黑洞撕裂回粒子状态消失于黑暗中(所以叫悖论)。

霍金的自我否定与其所持的朴素证伪主义科学观密切相关。霍金在科学理论的认识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科学理论仅仅是一些模型或规则,而这些模型和规则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不再具有任何其他的实在性。

他还认为,简单性和解释力是一个好的科学理论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但科学理论是不能证实的,在理论只是假设的意义上来说,任何物理理论总是临时性的。悖论是理论创新的突破口。霍金提出黑洞悖论,当时确实为科学界探索黑洞开创了全新的研究方向,但他的理论也存在一些与其他物理学理论相互矛盾的地方。其实,这次新发现将进一步完善霍金有关黑洞研究的理论体系。

霍金的自我否定,是他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敢于追求真理的理论勇气的生动体现。在他的身上,有科学家求真、求新的人格魅力。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中,科学家总是在已知与未知的边缘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而,科学家在研究中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总是难免的。重要的是,科学家一定要保持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勇于探索的坚定信念。

霍金的自我否定,并非是心血来潮,也不是突然想改变他自己原先的理论。因为越来越多的理论证据迫使他不得不作出自我否定。据普雷斯基尔介绍,根据近年来弦理论家的一些研究成果,普雷斯基尔等人已经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以显示黑洞真的能保藏信息的理论模式。霍金一直以极大的兴趣跟踪着弦理论家的工作,但目前霍金的学术论文还没有发表,一切都难有定论。他的新理论是否正确还要经过多方的验证。

霍金虽然去世了,但是却无法否认他是离我们最近的伟人,近乎瘫痪但是却能够坚持学说,那么霍金怎么说话呢?我们从来没有听过他真实的声音,也没有见过他自己有什么动作,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他的存在,不过他究竟是如何让人们知道他想表达什么呢?这就不得不说说那些令人震惊的高科技。

高科技让霍金不用动也能打字说话

霍金在21岁就被诊断出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本来前途一片光明的佼佼学子,却被医生告知最多活两年,并且在此后身体状况渐渐恶化,只能用拐杖行走,到逐渐失去写字和语言能力。1985年霍金患上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导致说话能力彻底被终结,那么之后霍金怎么说话呢?

完全失去语言能力之后霍金怎么说话呢?霍金就开始使用waltosz开发的软体Word+来选词说话:光标会在荧幕上逐行扫描,经过某个单词或者字母时,霍金按下开关,单词或者字母会显示在荧幕下方;这个步骤会一直重复进行,直到凑出整个句子;接下来,语音合成器会将句子念出来。通过 Word+ 霍金每分钟能打出 15-20 个词,而且据说他是使用这种输入法最快的三个人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开发者本人和他的好友)。

从2005年开始,霍金的疾病再度加剧,就连仅剩的三根手指也无法用力按下开关,那么这之后霍金怎么说话呢?他的助理设计出了一种戴在眼睛上的面部开关,在眼镜上安装了负责侦测肌肉活动的红外线发射器及侦测器,每当霍金的肌肉抽动时,在前面的荧幕上就会依次出现6个字母,他靠再次肌肉抽动进行选择,然后荧幕上就会以这个字开头的单词,再让霍金进行选择。据说使用这种输入法,霍金每分钟仅仅可以打出 5-6 个单词,靠脸来收发邮件和浏览互联网。

免责声明:本站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参考,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