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信”的现代词是***机关使用的印章,有时借指权力或官职。印章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一般印章都会先沾上颜料再印上,不沾颜料、印上平面后会呈现凹凸的称为钢印,有些是印于蜡或火漆上、信封上的蜡印。
出处:
1、①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敛缗偷印信,传箭作符繻。”
②《元典章·刑部十四·诈》:“中书省捉获得王容诈雕行省并中书省印信。”
③清·黄景仁《题可堂印谱》诗:“伊惟印信作,旨哉得书意。”
④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觉悟》:“经理们正在清理公文印信。”
⑤明·施耐庵《水浒》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当日宋江大设筵宴,亲捧兵符印信,颁布号令。
2、①明·汤显祖《紫钗记·延媒劝赘》:“三台印信都权掌,谁敢居吾上!”
②清·昭连《啸亭续录·稗事数则》:“乾隆末,定王屡摄金吾印信。”
3、印信亦师资和融之称。
印即师所授之印明,信即受者信心,决定不改之白净菩提心也。
又信凭符契,所以验真伪、别正邪也。即受学传法之凭据,如显教受戒以报发给戒牒也。盖以秘密大事,当正觉花台之时,持佛佛相承之法,若无印契,师资何凭?以无印则无心鉴其真,无信好莫能去其疑也。故两部色心最秘之印信,受法者当保护被守持,甚于世间之印章也。
又灌顶之后,必加金刚名号密法规定,在此不述。
免责声明:本站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参考,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