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销指的是用会议形式组织消费者到现场购买,一般才用的形式是,比如免费赠送,现身说法展示疗效,或者是折扣购买等各种形式引诱消费者来购买。一般来说,会销更多的针对的是中老年人。
对于非法会销,监管部门一直没有松懈过,2018年市场监管总局一共通报了5起会销虚假宣传。同时也提醒各位广大群众,购买产品应该先确认产品的资质,不要轻易相信宣传册的信息。
目前更多的会销产品是食品或者保健食品,被坑的最多的也是这两个种类。比如有的是在小区发传单送礼品,然后请大家去听课,毕竟拿人的手软,有很多人拿了一些便宜的礼品就跟着去听课,在会销现场,会有专门的讲师来给大家介绍产品。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受到气氛的影响,同时还会有托儿在现场带头购买,这就很容易让大家陷入到消费冲动的情绪中去。也就来不及分辨,作出了购买的决定。
除了这一类,还有现身说法的会销形式,比如找个老头老太太,告诉大家,吃了或者喝了某某产品,腰不酸了,腿不痛了,一口气上六楼不费劲了。这对于老大爷或者老太太来说简直不要太贴心啊,毕竟谁也不想给自己的儿女增添太多麻烦事儿。
然后还有所谓的免费旅游的会销套路,比如商家会免费带着一群老头老太太去旅游,到了地方后,给老头老太太们展示所谓的生产车间,让消费者以为看到了真材实料,再被宣传和气氛带动,这钱就从钱包里哗哗地溜走了。
总之非法会销的形式多样,但是最本质的,就是通过销售产品来一本万利,一些普通食品,被鼓吹成治百病,或者能够增强抵抗力。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还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但是毋庸置疑,老头老太太们就好的这一口,人老了,没有了梦想和追求,也没有了去做点什么大事的精力,整天想着的,就是些家长里短,然后身体健康,家人团聚。而这些会销,正是抓住了老头老太太的这种心理,用高价出售普通食物,甚至出售未达到食用标准的食物。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每年都会有无数的报道,直指坑人的会销,谁来负责这一切呢?国家?不可能啊,这是个人头脑发昏犯的错,国家不可能这种事情还兜底。企业?生产企业一般都会以“经销商行为”脱责,的确也很难有确切证据表示生产企业是幕后黑手,没有证据,就没有办法让生产企业来负责。那么经销商负责?从法律意义上讲,的确应该是由经销商负责,但问题来了,会销的经销商,一般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警方很难确切地收集到足够的证据,最终吃下苦果的,还是只能是消费者本人。
免责声明:本站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参考,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