辘轳怎么读(辘轳)

来源:互联网转载 in 百科 2025-03-29 13:47:59

1、亦写作“鹿卢”等。

2、古代用人力从井中取水的灌溉工具。

3、其构造是在井上搭一木架,架起横轴,轴上套一长筒,筒上绕以长绳,绳的一端挂五水桶。

4、长筒头上装有曲柄,摇动曲柄,绳即在筒上缠绕或松开,水桶亦因之吊上或放下,可以取水。

5、约产生于战国时期。

6、西汉时,农业发展较快,水利兴修,促进了灌溉工具的产生,辘轳、鸳鸯辘轳等,更为省力方便,普遍应用于北方农村。

7、汉王褒《僮约》:“晨起洒扫,食了洗涤.屈竹作杷,削治鹿卢。

8、”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三:“井深用辘轳三四架,日可灌田数十亩。

9、”又,滑车与辘轳原理相同,有时亦用“辘轳”之名。

10、参见“滑车”。

免责声明:本站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参考,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