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信书不如无书出自于哪里

来源:互联网转载 in 百科 2025-05-01 23:08:57

出自《孟子·尽心下》。其意思是: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书中蕴含的道理是:任何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都要进行思考和辨别,不能都听前人的或者别人的观点。作者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古往今来,人们关于书已不知有过多少礼赞。的确,书是我们人类拥有专利的恩物,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他们崇拜的神圣对象。但是,如果我们完全信书,唯书本是从,轻则使个人成为书呆子,重则形成所谓“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唯书”的作风,误人子弟,贻害无穷。

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是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书中蕴含的道理是任何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都要进行思考和辨别,不能都听前人的或者别人的观点。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免责声明:本站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参考,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 End --